(健康报讯 特约记者杜巍巍 通讯员姚苑 杨岑)近日,国际期刊《微尺度》在线发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医学团队有关纳米孔靶向测序检测新冠病毒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将其选为当期封面文章。这种新型检测方法改以往的单一狙击为普遍撒网,大大提升了病毒核酸的捕获概率、病毒阳性检出率和分型效率。

今年1月,在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暴露出RT-qPCR检测试剂盒用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假阴性率较高,且无法同时检测其他秋冬季高发、症状与新冠肺炎相似的呼吸道病毒的问题。

为此,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李艳教授、心血管内科余锂镭教授和武汉大学药学院刘天罡教授等迅速组建联合团队,开发了纳米孔靶向测序检测方法,综合病毒靶向扩增和纳米孔测序长读长、实时数据输出、高敏感性、高准确性的优势,首次实现6小时~10小时内同时检测SARS-CoV-2和其他10大类、40余种呼吸道病毒。同时,该方法可对新冠病毒基因组变异情况进行检测,监控病毒的突变,对病毒进行分型。

李艳介绍,用RT-qPCR检测核酸,好比用一把狙击枪射击样本中的病毒核酸,有较大的概率打不中而造成假阴性率较高,而核酸检测纳米孔靶向测序则是撒网,并且同时撒十几张网。这一方式突破了以往国内外疾病控制中心在RT-qPCR方法中推荐的少数位点,将检测范围扩大到9个基因、12个位点近1万个碱基(10 kb)区域,全面覆盖病毒基因组上主要基因区域,100%覆盖病毒基因组上毒力相关的重要基因,大大增加了捕获病毒核酸的概率,从而显著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同时,NTS所采用的目前最为快速的测序技术——纳米孔测序,能在捕获病毒核酸的同时读出其序列,不但能检测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还能同时检测出其他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能检测在病毒传播期间与毒力相关的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对病毒进行分型,从而迅速为后续的流行病学分析提供信息,对临床病人的诊疗提供指导。

李艳介绍,NTS检测法从1月开始研发,2月初即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率先测试应用并迅速推广到抗疫一线医院,提升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精准度,为武汉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防疫策略作出了重大贡献。